“妄议”成了热门词语。
有关部门经常要求不许“妄议某事”,特别是一遇到热点事件,社会反响强烈,观点撕裂之际,“妄议”往往就会出现。
有些人喜欢扛着“妄议”的帽子,往不同意见者头上猛扣。只要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只要是自己不喜欢听到的,动辄就说别人是妄议,满含威胁的意味。
网上有很多人跟风,齐声喝彩,高声称赞。
今天,我不谈什么大道理,只想问问,什么叫做妄议?
按照汉语解释:妄议,指胡乱的、逾越常规的议论。
看到没有,不准妄议不是指不准议论,而是指不能乱议论。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叫做胡乱?什么叫做逾越常规?谁来制订常规?常规有没有可操作性?
妄,本身是个形容词,形容词是打比方、做比喻的描述性用途的,形容词是带有浓重感情色彩的词语。当感情浓烈时,用这个形容词;感情恬淡时,用另一个形容词。
具体到“妄”,心情好的时候,看你不妄;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干什么都是“妄”。
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百分百!
形容词是不可能有具体标准的,是不可能量化的。妄,同样不可能有明确的标准,说你妄就是妄,说你不妄就是不妄。
举个例子,中国和洪都拉斯建交,有人开始议论:
甲:和拉美国家建交,有利于发展良好的国际关系。
乙:像洪都拉斯这样的墙头草国家,谁给钱多就向着谁,不应该和他建交。
请问,有没有人在妄议?谁在妄议?
这就是见仁见智了,有人说乙在妄议,因为乙表达了反对意见。
有人说没有人在妄议,大家都是在表达自己的个人看法,并没有因为看法不同而跳出来以实际行动阻碍中洪建交。
看看,光这一件事,就能分成不同的派别,如果把妄议扩大化,整个社会将会有多少人被扣上帽子?
甲说乙在妄议,乙还说甲在妄议呢。
议论,好解释,好操作,只要说了某事,就是议论了;没说起过,就是没议论。泾渭分明,界限清晰。
妄议,可就很难把握界线了,很难说清楚是不是“妄议”。
喜欢批评别人“妄议”的人,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由谁来定义“妄议”?
谁有权最终判决是不是“妄议”?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随便推出“妄议”这个词,随便给别人戴妄议的帽子,只会造成更大的混乱,带来更多的“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