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入学拜师礼--束脩六礼。束脩,不可写作束修,束脩就是送给教师的报酬(脩:古时称干肉),古代入学拜师时,学生送给先生的六种礼品。 肉干、芹菜、龙眼干、莲子、红枣、红豆等六种礼物。
这“六礼”其实都有讲究。其中,芹菜寓意“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则含有“鸿运高照”之意,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意在“功德圆满”,而最让人惊讶的干瘦肉条则用于表达弟子心意。
束修六礼作为中国传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这些礼仪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婚礼、葬礼和官方仪式等。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束修六礼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和应用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束修六礼包括了“冠礼、婚礼、丧礼、封爵礼、祭祀礼和朝贺礼”等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这些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规定,更是一种传承和表达文化价值观的方式。通过遵循束修六礼的规范,人们能够展示出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体现出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孔子拜师》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古人入学拜师礼的严谨和庄重体现了古代教育的严肃性和尊师重道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
其一,古人入学拜师礼的目的是向师傅表达自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师傅在古代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通过拜师礼,学生向师傅表达自己对其深深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承诺将虚心听从教诲,努力学习。这种敬师之心体现了古代文化中尊师重道的传统价值观。
其二,古人入学拜师礼的严谨和庄重也体现了古代教育的严肃性。在古代中国,教育被视为一种神圣的事业,师徒制教育体系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入学拜师礼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起点,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礼仪程序,以示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学习的认真态度。这种庄重的仪式感使得学生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培养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术素养。
其三,古人入学拜师礼还有助于建立师徒之间的良好关系。通过拜师礼,学生向师傅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和决心,师傅也会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师徒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有助于师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这种师徒之间的良好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拜师礼也在不断演变和适应新的形式。现代拜师礼既保留了传统的尊重师长的价值观,又融入了现代社会的特点和需求。
在过去,拜师礼通常是由学生向师傅行礼,以示对师傅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这种形式的拜师礼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但已经变得更加简化和便捷。学生可以通过书信、电子邮件或电话等(束脩六礼在现代就是违背师德,是不允许的)方式向师傅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尊敬之意。这种现代拜师礼的形式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便利性。
同时,现代拜师礼也更注重师徒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传统的拜师礼通常是学生向师傅请教和学习,而现代拜师礼则更加强调师徒之间的平等和互动。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师傅组织的讲座、研讨会或工作坊等活动,与师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学习。这种形式的拜师礼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增进了师徒之间的情感和信任。
总之,现代拜师礼是传统拜师礼在现代社会中的演变和发展。它既保留了尊重师长和感激之情的价值观,又适应了现代社会的特点和需求。现代拜师礼注重师徒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倡导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通过现代拜师礼,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师傅也能够传承和发展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这种形式的拜师礼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