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干,一种普通且常见的食物,但是它的来源却称得上跌宕起伏,。
关于饼干的第一种说法,很久很久之前,一伙英国人驾着帆船驶进了法国西部的比斯开湾,遇到了狂风,驾驶的那艘船由于不能抵抗强烈的狂风,触礁沉没了。
幸运的是,有一部分船员侥幸逃生,流落到一座小岛上。
虽然暂时没有危险了,但是大家的吃食成了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于是大家想到了沉船上的砂糖和面粉、奶油这些东西,但是一想到这些东西全部被海水泡透了,所有人又开始犯起愁来。
“索性把这些东西拌在一起,和成面团,做成小饼吃。”这时有船员说道。
这样做出来的食物虽然可能口味上会不如之前,但是当下也没有比较好的办法了,于是大家一齐动手,把这些被海水泡过的面粉、砂糖、奶油捞上来,搅拌在一起,揉成团,再捏成一个个薄薄的圆饼,由于条件有限,没办法生火,船员们直接将这些小饼放在礁石上,在太阳底下暴晒。
炽热的阳光很快就将这些圆饼烤干,取来尝尝,味道居然比预想中要好很多。于是船员们靠这些小薄饼度日,终于撑到了被救援的那一天。
回国后,为了纪念这次脱险,船员们用同样的办法来烤了一些小圆饼吃,并起名叫“比斯开”小饼。
如今,饼干早已经在几百年中变化成多种多样的模样,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当然,这种说法是有待考究的,被海水泡过的饼干,半生不熟的饼干,味道肯定难以形容。
关于饼干的由来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公元七世纪的波斯,当时的制糖技艺刚刚被创造出来,被广泛地运用在饼干上,公元8世纪左右,穆斯林度过大海,来到欧洲西部的半岛,通过战争,将西班牙变成了阿拉伯帝国的一个省。
自那时起,饼干逐渐传入了欧洲,并在欧洲各个国家之间流传,到了公元14世纪,饼干已经成了全欧洲人最喜欢的小点心。
从皇宫到大街上,街头巷尾都弥漫着饼干的香味。
饼干的外语词源也特别有意思,从法语bis(再来一次)和cuit(烤)这两个词演化而来。
饼干在以前大多数时间被用来做为旅行、航海、爬山时存储食品。尤其在特殊时期非常适用。
初期的饼干是是以上面提到的战争或者航海中的紧急食品,工业革命后因机械技术的发达,饼干的制作技艺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曲奇、苏打饼干等饼干借此迅速在世界上闻名开来。
同样作为紧急食品,太空方便餐的出现比饼干晚了几百年。值得注意的是,饼干最初是日常生活中储备的紧急食品,而太空方便餐最早是在太空中专供航天员食用的。
而且,太空能量餐作为紧急储备能量食品,只需60克,便可持续供能4小时,刚好是普通人一顿饭的量。
这些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
根据科学研究发现,一名成年人每天所需能量为6200kJ到8400kJ,太空方便餐经过陕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检测结果:每60块太空方便餐:能量1340千焦;含蛋白质7.8克;碳水化合物28.2克,膳食纤维2.2克。
太空方便餐执行的是企业标准,比军用食品的执行标准还要严格,军用食品遵循的是“军用食品通用规范压缩干粮标准(GJB2806A)”,而航天员能量餐遵循的是“航天员食品技术卫生要求标准”。
如今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越发重视,不仅要吃好,还要安全健康,目前市面上大多数食品中都含有各种各样的有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在食品中相互交织碰撞,就又产生各种有害物质。
作为一位肚子比天大的吃货,市面上的零食、饼干、油炸食物就没有我不爱吃的,但是如此胡吃海塞的坏处就是发胖,等到了老年,又会被各种心血管疾病找上门来。
这些问题的罪魁祸首就是反式脂肪酸,不过,令人头大的是,国家食品行业以及军用食品规范的标准里,对反式脂肪酸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规定。
表格里虽然注明了航天食品中,反式脂肪酸需得达到百分之0.3以下,实际上,太空能量餐中做到了0反式脂肪酸。
防腐剂就不用说了,0添加防腐剂,这是航天员食品的硬性要求,更是太空方便餐的独特优势。
现在,太空方便餐已经不仅仅是航天员专用食品,它走向了大众消费者,无论是早起赖床的上班族还是熬夜加班的夜猫族,亦或是抢险救灾人群、户外运动爱好者,太空方便餐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